腾退空间优先补充商业便民设施市人完美电竞app下载代会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老城提升”
昨天下午,市人代会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聚焦“老城提升”。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赵卫东在回答北京晨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市商务委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完善便民商业设施指导意见已经出台,明确商业便民设施配置的原则,将积极利用疏解腾退空间,优先补充商业便民设施,保障老城区居民生活便利化。此外,利用腾退空间实施“留白增绿”,改善居住环境,在见缝插针建绿,增设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的同时,加快全市绿道空间布局,今年将启动前三门大街和什刹海环湖绿道建设,为居民提供锻炼和休闲空间,体现绿化惠民。
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副巡视员、新闻发言人赵卫东介绍,市商务委、市规委等7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完善便民商业设施指导意见已经出台,意见强调要统筹市场疏解和便民服务的保障工作,明确商业便民设施配置的原则。老城区将积极利用疏解腾退空间优先补充商业便民设施。此外,提出坚决疏解非首都功能区域性市场的同时,要按照“升级为导向、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区别对待,百姓生活必要的农副产品市场以规范、改善为主。
赵卫东表示,2018年上半年,各区要编制完成生活性服务业生活设施规划,并把规划细化到街道和社区,同时,建立疏解整治与合理布局生活性服务业设施的联动机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即将关闭或清退的商业设施,应把相关信息及补建信息通过多种方式提前告知,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知道从哪里能得到便民服务”。
据统计,2017年,全市新增蔬菜零售便利店等7类便民网点1270个,其中292个是疏解整治促提升补建的,占全市建设提升网点总量的24%。城六区建设222个,占城六区网点数的41%。通过这样的补建措施,比较好地满足了便民服务的需要。
对于腾退后的空间利用问题,西城区副区长、新闻发言人徐利表示,西城在全市率先出台了疏解腾退空间资源再利用的指导意见,对腾退后的空间资源进行分区管理和分类使用。对于较大规模的腾退空间,将用于发展金融、科技、完美电竞文创等高精尖产业;规模较小的腾退空间用于改善生态环境、留白增绿,拓展绿色空间,也用于补足民生短板,优先用于便民商业、养老健康、文化服务和居民停车。
徐利介绍,金融街地区建了百姓生活服务中心,恢复原有的商业网点。同时,注意挖潜社会资源,与部队、国家机关以及一些企业合作,与北京西区邮局合作,在西城56个邮政网点建设便民菜店,“居民去邮局订报纸、投递邮件的同时,顺便就把蔬菜买回家了”。
此外,引导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向社区商业购物中心转变,王府井右安门店已转型为社区商业购物中心。2018年还将继续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让高大上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走进”寻常百姓家,提供基本便民服务。
东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之常介绍,按照全面推进本市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连锁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的要求,到2020年,连锁化率从目前的不到41%提高到50%。“每一个街区的商业综合体,包括零售网点,缺多少补多少,该提升就提升。”陈之常说,2018年,东城区将新建、规范和提升网点110个,其中,蔬菜网点有50个。
关于腾退空间利用,东城区将主要用于民生事业和公共服务的改善,弥补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的短板,而公共服务中最重要的就是老百姓的便民服务问题。其次,对一些社区便民服务网点进行整合提升,增加网点的服务功能。同时,对网点进行科学布局,针对不同的区域,满足不同的功能,在精准化和多样化方面下大功夫。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廉国钊介绍,今年核心区的绿色工作将充分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和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开展小微绿地建设,解决公园服务盲区。按照“居民出行500米见公园绿地”的要求,均衡公园分布。同时,结合片区整体改造,集中布局绿地,或结合文物古迹外围环境保护,通过调整用地性质增加公园绿地。到2020年,东西城绿色覆盖率要分别达到33%和31%,公园绿地覆盖率要达到93%和95%。
廉国钊表示,绿道建设直接体现绿化惠民,在原有绿地的基础上加一条绿道,体现绿化的服务功能。目前,北京已建设700公里的绿道,核心区环二环绿道、沿环河绿道非常受市民欢迎。2018年计划建设100公里绿道,其中,什刹海环湖绿道、前三门大街绿道都是今年的任务之一。什刹海绿道计划建设10公里,首期沿什刹海湿地建设1.5公里;前三门大街再建设3公里绿道,今年主要以规划为主,争取在年底全面实施。
谈到大运河文化带,东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之常表示,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规划,东城区域内有四个重要节点,其中,南新仓和东门仓将进行整体规划,涉及到整体风貌的修缮、公共空间的营造等。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首先涉及到东城区的就是已经建成的、面积五公顷左右的大通滨河公园一期,今年,东城区将全部完成大通滨河公园建设的任务,届时,公园的面积将达到9.5公顷。
第二个重要的节点在南新仓和东门仓一代。陈之常说,南新仓以东是现代时尚的东二环,一街之隔就是历史文化街区。去年年底,东城区已经委托专业机构完成第一轮的概念性规划。陈之常表示,南新仓的保护不是简单的对几个历史建筑的保护,而是需要整体规划南新仓片区,“向西一直到东四北大街,再到平安大街,往南到南门仓,主要包括整体风貌的修缮、公共空间的营造,也会涉及到部分腾退”。
此外,玉河也是大运河文化带的一个重要节点。去年,玉河南区景区恢复,今年的重要任务就是让玉河北区的水能“穿越”平安大街。此外,还包括玉河沿线文物考察的规划、玉河南区两侧房屋的修缮。陈之常介绍,与玉河北区交界的南锣鼓巷地区,东城也一直对整治和修缮进行探索,明确了南锣主街的发展方向,同时对南锣的四条胡同启动了申请式搬迁,使老百姓的居住条件有了改善。
在老城疏解整治促提升过程中,文物保护备受关注。目前,西城区已经完成腾退437户,完成比例达到85%。到2020年,东城区计划腾退47处文物。
西城区副区长、新闻发言人徐利表示,去年,西城区实施了14项文物腾退工作,涉及508户。其中,南清官等完成100%腾退。截至目前,已完成腾退437户,完成比例达到85%。本着公益为民的原则,西城区对腾退文物的修缮和使用将与老百姓的生活和文化的传承紧紧相关,其中,沈家本故居已经建成中华法治名人博物馆并对社会开放。
东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之常说,东城区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复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一轴六片三网多点”的整体管控格局,“多点”主要指的就是文物的腾退和修缮。“东城是文物资源大区,经统计,共有356处文物,其中,国家级35处,市级7处。为此,东城区提出三个方面、十大行动、31项具体任务和30个项目具体作为抓手。”陈之常在现场将规划进行了展示,他表示,东城区目前已经做到了一个街道一张图,“每个街道在落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你这个一亩三分地未来有哪些项目,哪些抓手”。
但陈之常坦言,356处的文物中,不合理占用的达到160处。今年,东城区将完成天坛、社稷坛中的住户腾退,推进前门地区所有会馆的腾退。目前,东城区正在制定政策,研究怎样加快文物腾退利用的进度,“东城区将采取重点突破的方法,选一些具有示范意义的、影响大的进行腾退,比如今年将进行太庙的腾退,以点带面”。(来源:北京晨报)